艺术节后记 – 创意导师篇:耕

【编者按】我已经不记得在哪个活动中结识闻睿老师的了。只记得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大师系列美术课。她不仅把艺术大师及其代表作品介绍给孩子们,而且引导孩子们用大师元素自行创作,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前人的艺术精髓。闻睿鼓励孩子放开眼界,走进艺术史的长廊,走出局限的小框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闻睿老师在教学的同时,活跃在PAA,中文学校,娃哈哈,和小大师等各个组织的义工团队中。她带着孩子们做手工为儿童医院筹款,带领GEST的义工为国内贫困山区的孩子做精美手工卡片,为家长举办的艺术欣赏公益课。。。闻睿老师是我们华人社区的艺术家!感谢感恩她的付出!!

【作者】张闻睿  【编辑】陈琼

小大师这个公益性组织在西雅图早已是一个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名字了。随着义工队伍在不断壮大,如今做起公益来已是一呼百应。我正是被这群做公益的人们所吸引、所感召,近几年在这个组织中多次举办过艺术欣赏、美学与绘画的讲座。很多家长和孩子们在这里认识了我,而我也结识了他们,为小大师做公益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今年年初,响应小大师的号召,加入“西雅图中国日“活动的策划团队。记得当时在第一次的成员会议中,我们满腹经纶的”点子大王“,著名的唐校长给出了今年的主题是”慢生活“、”微景观“,再加之四大导师以”渔“、”樵“、”耕“、”读“四字为题来创制手作,和茶道文化、国学中医、中国名乐(器)欣赏来辅助烘托主题。

这次我接受的是”耕“的主题创作。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有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怎样能抓住要点,通俗易懂,让孩子们一目了然,理解我在创作中所表现的故事呢?

我们的中国日活动正值春日里,于是描写春天的场景是我定下的创作中心思想。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到处鲜花盛开、大雁从南方归来,春天也是万象更新,鸟语花香、生机勃勃而充满朝气的。在思考表现内容时,我的脑中闪念间,跳出了个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古诗句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短笛、耕牛、小桥流水、杏花村… ,我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就被脑中的这一幕场景所迷醉。这不正是我们今年主题“慢生活”的体现么。

接下来“微景观”表现则是用材及制作了,“微”意味着在我的景观制作中,所有的材料、物件都要小。

为节约成本,我决定大部分材料都从中国订购,但在选购材料时,只见照片而不见实物,尺寸大小怎么确定呢?于是我将每个物件的长、宽、高尺寸画下,再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尺寸不搭的物件将被换掉,就这样通过几次反反复复的设计 ,最终把材料搞定。

从接受任务的 那一天起到5月19的活动当日,只有2个多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我需定义创意、制作展示样品。选购所需的所有材料,培训小义工们,直至文化节当日脑子里的一根弦始终紧绷着,活动圆满结束后才长长地松了口气。

在这里我要为经培训后上岗的小导师们点赞,你们各个聪明伶俐,领导力、动手力超强。正因为你们出色的表现,现场赢得了许多掌声和表扬,并且你们还得到了80多元的捐款,做为导师我衷心地为你们高兴、为你们自豪,孩子们, 好样的!

在今年的文化节上,小大师决定加入青少年画展这一环节。做为一名美学艺术的老师,我也很荣幸地受邀带领“闻睿艺术工作室”中的孩子们参展。十分感谢小大师给热爱绘画,热爱艺术的孩子们一个展示的舞台。

“中国人的日子”是此次画展的主题。在得知主题后,我开始辅导孩子们围绕主题来创作。从给他们讲解中国风俗文化、经典故事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再到绘画形式、绘画材料的选择,一步一步地引导开拓他们的思维,直到孩子们定下自己的绘画故事内容。

孩子们在启发下完成的绘画故事有:表现古今中国城市发展变迁的、古今交通工具变化的,表现中国传统节日中欢乐场景的、和美家庭生活的,还有绘制自己和亲人的画像的。五花八门,风格多样。

画展的布置是真真切切的体力活儿。这次活动中我们有上百幅孩子们的作品要在5月18日下午的几个小时内全部挂在画板上。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此次活动的总舵手陈琼振臂一挥,招呼着:“我们上”。在她的带领下,几个人一起上阵。当任务完成后,看到展板上的一幅幅挂在相应位置上的画,大家仿佛看到了孩子们张张冲着我们欢笑的脸,在那一瞬间多少辛苦也都随之消失。

如今,文化节活动已圆满结束,导师们也完成了任务,可以轻松一下了。而作为公益性组织“小大师”的董事长以及董事会成员们即刻又怀着一颗颗奉献的公益心、满腔热情地迎着每日的朝阳踏上了新的征程。

小大师俱乐部是一个神奇的组织,有着一个又一个神一般的领军人物,她们的行为感染着每一个人。

特别鸣谢:

  • 文化节活动当日的小导师:Leo Wang,  Fiona xie,  梓桐,梓芸,Esther Fang。
  • 热心参与小导师培训的小导师:Emmy Yang,  Amanda Wang,  Anita Zhou,  Claire Zhang。
  • 为帮助我们的画展布置,特意赶到西雅图中心的海涛和Rena父女
  • 在我的一声招呼下,开车跑了几十里去为我买材料的付可欣
  • 热心帮我从中国采购材料的大美女Ruby,黄炼的先生石磊帮忙把材料及时从中国带回西雅图
  • 在活动当日在我因有事不能全天为“耕”站台而替我值班的桐芸轩、张翔、付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