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种学习的讨论 1

posted in: Summer Camp, Uncategorized

爱由心生Cheryl 2016-3-9 10:51 PM

这篇文章中所提及的”强势母语”的概念和理解,让我拓宽了对双语教育的理解。 [Smile] 爱由心生Cheryl 2016-3-9 10:51 PM

你的选择是造就孩子终身学习力的基础,致考虑双语教育的家庭
山民201 6-3-10 12:45 AM

@爱由心生Cheryl学习了,孩子小的时候我想过,两种语言很难做到齐驾并趋 因为孩子要在这里上学,所以我选择了先主攻英语,原来这个叫选择“强势母 语“,多谢分享[Rose] [ Rose] 爱由心生Cheryl 2016-3-10 7:02 AM

@山民嗯嗯!我也是头一次知道这新词汇,长见识了。与之前咱们深入探讨的内 容异曲同工。[Shake] SGuy 2016-3一109:19AM

我认为”强势母语“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事实上作者本人也知道这一点,或者说并 不确定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所以才“姑且称他为强势母语“。
SGuy 2016一3一109:20AM

母语就是母语,只有一种,没有什么“强势母语“和“弱势母语“之分。
Rachel 2016一3一109:21 AM

母语并非只有一种
Rachel 2016一3一109:22AM

孩子能同时驾驭多少种,学术上没定论的
山民2016-3-10 9:22 AM

我的体会即便两种语言都运用自如,但其中必定有一个强些,一个弱些,这就是 作者强弱母语的定义
Rachel 2016一3一109:22AM

但是有dominate的语言
SGuy 2016一3一109:23AM

我认为更合适的叫法是第一语言,或者主导语言,也就是主要思维使用的语言
SGuy 2016一3一109:25AM

字典对母语的定义是:一个人的本民族语言;婴儿期和幼年期间自然学到的语言;一 个人的第一语言

明秀2016-3-10 9:26 AM

有一种语言掌握的够深度,就不影响思维

明秀2016-3-10 9:27 AM

而且也不需要啥优美词藻古今中外,熟练运用就够了,有些文章人云亦云、或者刻意标新立异,拿出统计数据或者理论支撑才能服众

RaChel 20163109:28AM

@SGuy语言学上,母语和dominate language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明秀2016-3-10 9:29 AM

我是觉得,想事儿的时候不自觉的用到的语言,英语也好、中文也罢,三明治也行,不耽误想事儿的思路就没啥可影响思维的

RaChel 20163109:29AM

大部分abc就是中文是第一母语,然后变成English dominate,中文是heritage language

明秀201631 09:30 AM

这个同意,母语可能不止一种、也跟dominate应该不一样

Rachel 2016310 9:31 AM

我认为English dominate很好,因为现在全球范围大部分信息还是英文为主

Rachel 20163109:31 AM

尤其是新的,最前沿的

SGuy 20163109:32AM

@Rachel这取决于母语的定义。你可能认同字典上的第1.. 2种解释,我认同的是 第3种解释。

Shu 20163109:32AM

@Rachel同意,中文玩玩风花雪月就行了。大部分的译文我都看不懂,看英文原文才行

Rachel 20163109:34AM

不同语言的切换对思维训练很有帮助

Rachel 20163109:35AM

举个例子,希伯来语中对时间的描述,法文中对数字的描述,日语中的复杂称谓,西班牙和别的语言中的阴阳,都是很独特的

爱由心生 Cheryl 2016-3-10 9:36 AM

@Rachel也就是说,作者所谓11强势母语”在语言学上是dominate language的意思

吗?这个很有意思。

Rachel 2016-3-10 9:37 AM

成长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dominate language,这个未必是我们从父母那接触的第一语言

Rachel 2016-3-10 9:39 AM

我娃参加的那个研究项目他们的目的就是要看一种语言在几代人当中,怎么延 续,变化,直到消亡。每个家庭和每个娃都很不一样

SGuy 2016-3-10 9:39 AM

对母语定义本身就存在分岐,我们不必,不需要,也不太可能去论出一个一致的 结论。

爱由心生 Cheryl 2016-3-10 9:39 AM

我个人理解的作者的思路是,先想好孩子最终的强势母语是什么,在用”功”。这样 会比较容易安排学习的优先级。但作者不反对双语或多语的浸润式教育

Rachel 2016-3-10 9:39 AM 我觉得文中说的是对的,至少我认同

Rachel 2016-3-10 9:40 AM @Ru&Cheng (Cheryl)美国西雅图同意!

爱由心生 Cheryl 2016-3-10 9:40 am

@SGuy同意不必纠结太多新词,只需要理解其中的要领即可[Smile]

SGuy 2016-3-10 9:41 AM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认同”强势母语〃这种说法,而”第一语言”或”主导语言”更合适, 不会造成误解

Rachel 2016-3-10 9:41 AM

文中孩子在德语国家,家长选中文为主很合情合理的

Rachel 2016-3-10 9:41 AM @SGuy觉得你这个说法确实更确切

爱由心生 Cheryl 2016-3-10 9:44 AM

阿呵!有的时候是翻译理解的误差,导致作者想传播和探讨的关键问题被忽略了

SGuy 2016-3-10 9:44 AM

其实我并不是反对文章的观点,文章写得很好,很有借鉴意义,我只是不认同〃强 势母语〃这种叫法。

SGuy 2016-3-10 9:54 AM

词语(尤其是一些重要概念)的翻译非常重要,一开始翻译不当容易误导,而且 今后想改都改不过来。我翻译出版过几本中文书,所以对重要词语的翻译比较挑剔。

SGuy 2016-3-10 9:57 AM

@Rachel @爱由心生Cheryl [握手]看到大家越来越多地在用这个词,忍不住跳出来提醒一下。

姚晨光 2016-3-10 11:36 AM

我只是有些迷惑:第一母语的〃思维深度〃是小学以前决定的,还是一直到大学以 前,还是终身可以持续发展。文章中说前半部分说到大学前读法语学校的德贵孩 子是法语思维,文章结尾又说小学以前决定比强化……

Kitty 2016-3-10 11:51 AM

我觉得这篇文章的作者缺乏一些做研究的基本训练。有时间可以展开谈。简单来 说,首先,教育学公认5-6岁是一个基本线,之后再接受的语言教育,即使再流利 和精通,终身也无法成为母语。其次,她是做东西方教育比较研究的么?她好像 没有双语和多语孩子的longitudinal数据,这是根本缺陷。她没有生理学的数据关 于大脑如何结构不同语言以支持她的强势母语的定义。再次,她所谓的困扰,其 实是作为生活在海外的父母,无法用自己的外语绐予孩子对等的指导和交流,因 此很难帮助孩子在深化思维方式上起到决定性作用。这点倒是我们应该思索的。 但是也不是无药可救。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同时也是思想内容的本身。多种语言 自身就是思维的方式之一。她文中提到的懂四种语言,但思索之后认为法语是她 的赖以思维的强势母语的女孩子,恐怕也很难梳理清楚在不同情景、不同主题的 思维中,到底哪一种语言占上风。

另外,她文中所有的引用、例子都是方便抽样,不是说方便抽样不可以作为数 据,而是全部例证都用方便抽样,其结论的可信度必然大为降低。

在开篇,只用一个极端的例子,这两个研究教育的专业人士就敢得出普遍结论, 学术上太不严谨了。其实那个例子有很多值得讨论的东西,首先是父亲显然在语 言的初期教育中缺席,其次妈妈在发现了明显问题后的无所作为。这个孩子后来 的问题,他自己的父母应该承担主要责任,而不是什么未能建立强势母语。很难 想象,一个孩子,从2岁到8岁期间,在自己家里无法和最主要接触的成人,他的 母亲有效交流,而他父母和其他观察者却将之归为外在语言环境的频繁变动。

张健 2016-3-10 11:57 AM

个人觉得啥语言是母语还在于她对这种语言文化的了解。要是文化不了解,语言再流利可能也不太会用来做思考的语言。

还有跟环境有关系。自己的经验就是现在我自己有些表达更comfortable用中文, 有的更方便用英文。象一些专业术语,我没有在中文环境中用过,还真不习惯用 中文思考和表达。

Jocelyn 2016-3-10 11:59 AM

@Kitty分析得好!那个辗转四国小朋友的例子实在极端,不能以此推论结论。 Cheyi 2016-3-10 12:24 PM

我觉得吧,本来就是随便读读的网络段子,大家用写学术论文的标准去做要求, 是不是太认真了? [Chuckle]

Cheyi 2016-3-10 12:24 PM 只要在理,各取所需就好

Cheyi 2016-3-10 12:30 PM

我有一邻居,白人,小学优秀教师,有超过三十年教龄,桃李满天下那种,就曾 跟我聊过类似的一些故事….跟该文主要论点异曲同工。据她观察,但凡母语基础 好的孩子(就是爸妈能跟孩子深入交流,父辈与子女主导语言基本一致的),在 学习上后劲足,哪怕低年级期间会有可能落后,因为学校教育使用的语言孩子没 有优势。但这种落后只是暂时的。放弃了打母语基础的家庭,孩子小时,问题不 明显,大点.…就说不清楚了。my two cents [Tongue]

姚晨光 2016-3-10 12:32 PM

我们幼儿园老师目前也是鼓励我们在家里讲母语

Cheyi 2016-3-10 12:32 PM

不过我也觉得”强势母语”的提法有待商榷……好像容易产生歧义

Cheyi 2016-3-10 12:38 PM

如果华裔父母自身英文很强的,孩子从小接触英文多,英文比中文好,我猜大概 也没啥……怕只怕父母自己英文平平,还一个劲只抓孩子的英文,忽略中文习得……后果就是,某一天,你可能会忽然发现不认识自己的孩子了 I因为彼此无法用同一种大家都觉得comfortable的语言深入沟通。

Kitty 2016-3-10 12:45 PM

这怡恰是文中为支持她观点所举的极端例子啊。这对父母完全放弃用自己的母语 教育孩子,听任他在外在语言环境的变化中随波逐流,在语言敏感期让问题曰益严重。

Kitty 2016-3-10 12:47 PM

然后冒出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论,说外在语言环境导致了他们孩子这样。

圆圆妈 2016-3-10 12:47 PM

如果华裔父母自身英文很强的,孩子从小接触英文多,英文比中文好,我猜大概 也没啥……怕只怕父母自己英文平平,还一个劲只抓孩子的英文,忽略中文习

得……后果就是,某一天,你可能会忽然发现不认识自己的孩子了丨因为彼此无法

用同一种大家都觉得comfortable的语言深入沟通。+1绝对认同@0^丨 [ThumbsUp]

柯萍萍 2016-3-10 12:49 PM

孩子小时候三岁前只有一种语言明显优势是学话早,表达能力深入

柯萍萍 2016-3-10 12:49 PM 见过好多例子

柯萍萍 2016-3-10 12:50 PM 哪怕方言都会造成难度

Jocelyn 2016-3-10 12:52 PM

那大家对以下案例给点儿建议?我有个朋友,夫妻俩德籍华人,目前在新加坡居 住生活。孩子刚出生几个月,也是德籍。根据医生建议,妈妈在家跟宝宝说德语 (觉得德国人长大不会说德语挺奇怪),爸爸跟他讲汉语,毕竟是中国人。夫妻 俩之间是说汉语的。还计划将来让他上德语幼儿园,然后转英文学校。这样一种 安排,对刚出生的宝宝我觉得有点儿混乱,大家觉得呢?

Jiang 2016-3-10 1:19 PM

@Jocelyn父母如果能坚持就没有问题。我的朋友丈夫是德国人,妻子墨西哥人, 两人拿英文交流。妈妈坚持跟孩子讲西班牙文,爸爸讲德文,他们两个儿子都会 讲三种语言。但他们也确实下功夫坚持了。

Cheyi 2016-3-10 1:25 pm

我觉得父母就是用自己说得溜的语言跟孩子交流就行了,不用太功利……孩子以后

到什么环境,需要用什么学什么语言,顺其自然不好吗?

Cheyi 2016-3-10 1:26 PM 孩子早期能说几种语言还真的不是关键

Cheyi 2016-3-10 1:28 PM

能对付日常交流跟能深入思考还真不是同一回事

Shu 2016-3-10 1:29 PM

我还是更喜欢山民的做法,小时抓英文,大了再抓中文。我还真没见过有abc之间 主动中文交流的,就算父母坚持中文。大环境决定了。中文重要,但英文也绝不 是交给学校就没问题了。都是中国人,中文水平还参差不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