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于我们温馨融洽的华人社区
By June Chen
小大师的bike-a-thon已经结束一周有余。本想把所有的美好感受都存留于内心,可我脑海里还依旧轮放着当日现场的温馨融洽场面,想着孩子们的快乐激动,家长们的欢欣愉悦,和义工们的辛勤付出及有条不紊,我还是决定炒炒冷饭贴,分享下先生和我的共同体会 -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我们一家四口原本都比较喜欢运动。每年都有一个大致的活动主题,或Camping,或Hiking,或Geocaching(目前为止寻宝53站,欢迎其他朋友加入和相互交流)等,今年的主题是骑车。为什么选择骑车?我们完全是受“青禾旅读”上《[老爸加油]和九岁女儿的302公里骑行》一文的启发(在此感谢该文作者,也是 STP大牛严寒的偶像效应哈),揣思着我们父母如果能与孩子共同参与努力完成一件有挑战并历时数月的活动,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因为俩孩子还小(6岁和3岁),几乎每次拉练都是奖品诱惑+夸大其词的表扬与赞美。就这样,老大Rick之前骑行最远距离为25.7迈,老二Kevin是6迈。整个过程下来,感觉骑车远近并不是太重要,倒是这份浓浓的家庭温情让人很是怡然自得。当然,数小时的骑行也会让我们偶尔感叹下,如果能多些伙伴加入, 那就会更加热闹并充满乐趣。所以,当获知小大师和西骑队推出bike-a-thon时,我毫不犹豫报名参加。
本次bike-a-thon,俩孩子分别完成了15英里(Group Red)和5英里(Group Purple)的骑行距离。先生和我仍然按照老规矩分工,先生与老大骑车,我轮滑陪老二。
老大Rick原本强烈要求选20迈,我们考虑到平日里都是闲散放养式骑行,现在有了一定的速度要求,对他来说还是蛮有挑战的,所以说服他改为15迈。事实上证明我们的决定还是正确的,他是组里面最小的一个,出发没多远,小家伙就被其他孩子远远地甩在身后,任凭他那两条小腿蹬得多勤劳。欣慰的是,队长们本着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的原则,对他予以特殊照顾(看看照片,就知道这个“落后分子”受保护的程度,呵呵)。他也表现出了团队归属感,激励自己不要拖团队后腿。中途有好几个小极限,都喘不上气,但是最终还是挺过来了。慢慢的Rick的耐力上来了,越骑越有劲,回程几乎没做停留,最后,好像还是组里第一个到终点的。感谢所有队友和家长对Rick的关心和照顾,感谢你们以身作则给孩子上了重要的一课。
至于老二Kevin,一如既往的磨叽和唠叨,那个速度可不是一般的慢。感谢骑双人自行车的爸爸和小姐姐耐心的陪伴 ,直到5英里组的负责人海琴跟上来,这对爱心父女俩才放心前进。说真的,海琴忽悠小孩子是绝对有两把刷子滴,小家伙后来一路上都寻思着看小鸭子,让我这个为娘的轻松不少。当然,沿途也离不开队友和其他朋友们的陪伴,关心和鼓励。当我们到了终点,都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次集体活动给我们带来的收获要远胜于我们自己单独的骑行活动。感谢大家的爱心,感谢小大师所有义工的辛勤付出,感谢我们温馨融洽的华人社区。希望这样的活动越来越多,越办越好。